怀山药

上工食养

黄帝内经:何为上工“治未病”?

上工食养  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是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,“未病”一词首见于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篇,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,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,而且要防病,不但要防病,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、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,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,达到“治病十全”的“上工之术”。

  《灵枢·逆顺》中提出:“上工,刺其未生者也。其次,刺其未盛者也。其次,刺其已衰者也……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。”很明确的指出,高明的方法和医生,要要善于预防疾病,防患于未然。①摄生防病。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。认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,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!②既病防变。是以疾病发生后,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,掌握疾病由表入里,由浅入深,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,争取治疗的主动权,以防止其传变。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,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,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。

黄帝内经:健康为什么要食养?

  《黄帝内经》记载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;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”意思是说药物都是有毒性的,副作用大小不同的药物只能用到病好了六成、七成、八成、九成后要停止,而只有食养,可以一直使用。

  中医学从《黄帝内经》开始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,讲“上医治未病”。“养生”最早见于《庄子·内篇》,所谓“生”,生命、生存、生长之意;所谓“养”,保养、调养、补养、护养之意。“养生”的内涵,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,二是如何提升生活的质量。

 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这是自然界的规律。中医养生主张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异。养生当中,最重要的是饮食养生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。旨在通过合理应用食物的四味五性,依托食材本来性味,来调节人体脏腑平衡,最终实现三个层面的健康干预。

  一是未病养生,防病于先。在问题未发生之前,先预防,进而避免疾病的发生,第二是欲病食治,防微杜渐。依托食物的功效,在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,及早帮助人们采取干预措施,调病于初始,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;第三是已病早治,防止传变。利用食材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,结合传统食养滋补文化,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干预,进而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健康。